近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,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,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方向。
东部地区包括江苏、广东、浙江、山东、福建、上海、北京、天津等省市,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,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“引领者”。
随着“十四五”的全面开启,东部地区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。

江苏省,位于我国华东地区、长江下游,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进制造业基地,同时也是我国综合性交通枢纽。
江苏地势平坦,主要由平原、河湖、低山丘陵等构成,长江、淮河、大运河穿境而过,太湖、洪泽湖一南一北,犹如两颗璀璨明珠。江苏周边与安徽、浙江、山东、上海等省市接壤,东临黄海。

江苏区位优势明显,通江达海,形成多个沿海、内河港口城市,再加上地处世界级长三角经济圈,使得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“傲视群雄”。
2021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364亿元,人均GDP为137306元,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位居全国第2位、第3位(省区第1位)。如果将江苏看作是一个“经济体”,有望晋级全球前15强,被网友称赞为“宇宙苏”“苏大强”。

从经济增速看上,江苏经济在保持较高的经济总量的同时,2021年名义增速同样实现高位运行,达到了13.28%,位居全国前列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江苏是我国唯一一个下辖地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城市榜的省份,其中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南通更是“万亿级城市”。

南京
根据江苏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未来将建设三大都市圈(南京都市圈、苏锡常都市圈、徐州都市圈),打造两大发展带(沿江城市发展带和沿海城镇发展带)。
根据规划,江苏将持续优化城镇结构体系,未来5年将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,并建设成为超大城市(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)。目前,南京城区人口已经达到了791万,距离建成超大城市还需要几年努力。
此外,江苏还将支持3个大城市晋级,其中1市晋级特大城市、2市晋级I型大城市,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城市入围吧。

苏州
支持3个大城市晋级
一、支持苏州市晋级特大城市。根据江苏省规划,将支持苏州晋级为特大城市(城区人口500万—1000万)。从城市建设情况来看,目前苏州属于I型大城市(城区人口300万—500万),城区人口在400万左右,距离特大城市依然有100万人左右的差距。
从人口腹地上看,苏州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275万,是江苏唯一一个总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,即便省会南京与苏州之间的差距在300万人左右。

昆山
不过虽然苏州总人口较多,但真正的城区人口却与总人口不相适应,其辖下昆山、常熟、太仓、张家港等县级市人口都超过百万人。
因此,未来苏州要想加快提升城市能级,除了提升产业竞争力,实现人口集聚之外,可适当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等方式实现城区规模扩张。

从经济上看,2021年苏州经济总量已经高达22718.3亿元,人均GDP为178183元,总量高居全省第1位,人均第2位,是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。
按照城市行政级别来看,苏州是最强普通地级市,如果未来给予苏州副省级城市定位,再规划一个国际机场,苏州综合经济实力有望与深圳不相上下。

无锡
二、支持无锡、常州晋级I型大城市。根据规划,将支持无锡、常州晋级位I型大城市(城区人口300万—500万)。目前上述2个地级市仍然属于II型大城市(城区人口100万—300万),不过从城市发展前景来看,距离建成I型大城市已经快到了“临门一脚”的地步。
从城市分布上看,这2个地级市均位于苏南地区,地处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,区位优势明显,交通便捷,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富裕之地。

常州
从人口上看,无锡和常州2市人口较为稠密,其中无锡常住人口达到746万,常州常住人口为528万,在我国新一线或者说二线城市之中人口相对算是比较多的。如果按照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标准计算,以无锡、常州目前城市人口规模均超过200万,未来五年步入I型大城市完全有可能。

从经济上看,上述2个城市不仅在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强悍,即便从全国来看,在同等级城市之中依然是强者。
2021年无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03.2亿元,人均GDP为187710元,总量位居全省第3位,人均第1位,如果放在中西部地区,已经超过了很多省会城市。

与此同时,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07.6亿元,人均GDP为166811元,总量和人均分别位居全省第5位,人均第4位,在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也依然有常州“一席之地”。
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,进一步加速了城镇化进程,为建设I型大城市提供了可能。
关注小编,分享更多精彩内容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iyu99.com/7036.html